|
餐饮住宿、交通出行、零售商超、政府服务……线上消费、线下支付、存取兑换、跨境交易……自2019年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经过四年的技术探索和发展,数字人民币已逐步实现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和落地,并因其法偿性、便捷性、可溯源性和安全性等特征而备受青睐。然而,创新常常伴随着风险,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普及,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这一新兴事物。他们利用数字人民币交易的隐蔽性...
2024-03-04
最高检发布防范金融投资诈骗典型案例揭露新型犯罪手段提升防骗意识和能力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防范金融投资诈骗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基金、外汇、股票、期货、保险等主要金融业务,结合办案揭露常见金融投资诈骗手段,旨在增强社会公众识别、防范金融投资骗局的意识和能力,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该批典型案例共7件,分别是:郑某等人假冒基金公司网络诈骗案,曹某等人利用虚假外汇交易平台诈骗案,武某凯等人非法...
2023-10-24
为提升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质效,充分发挥正面案例的示范效应和负面案例的警示作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期间,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此次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共28个,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领域,既有金融行业落实监管政策,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提升服务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良好实践,又有近年来金融管...
2023-10-11
案情简介2023年5月19日,日照市秦女士致电山东省12363维权热线反映,当天到B银行办理其表姐沈女士名下的存单取款业务时,想将存单中的5.2万余元转到自己的银行卡内,将剩余的2万元,继续办理定期存单业务,B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存单无法办理划转,秦女士遂将存单内的余额全部取出,要求存入自己的银行卡内,工作人员仍告知无法办理。秦女士表示不满,遂来电投诉,要求B银行为其办理业务。处理过程日照市金融...
2023-07-27
案情简介2023年3月27日,日照市刘某致电12363热线,称其在B银行某网点准备将其父亲存单中的50万元存款取出时,B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刘某必须其父亲本人前来办理。刘某表示老人年纪较大,不方便出行。针对此,B银行称可以上门服务,但具体上门时间无法确定。刘某提出可否提前预约具体办理时间,届时开车带老人前往银行办理,B银行称即使预约办理,也需排队等待,很难确定具体办理时间。刘某对此不满,遂致电1...
2023-07-21
打着金融业务名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的套路贷以及非法集资等问题被高度关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此外,强制捆绑搭售、误导销售、砍头息等“套路”行为也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比如在贷款产品营销中,有息费不透明、虚假宣传、莫名收费等类似“套路贷”行为;在保险营销中,有以“首月0元”“免费保障”等为噱头的误导投保“套路保”行为。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
2022-04-08
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陈某先后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5份保险,累计缴费243860元。陈某的丈夫何某称,陈某患有精神疾病,每月收入为3000元,保险销售人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多次向其妻子推销保险产品,存在诱导购买的行为,涉嫌销售欺诈,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保险公司接到何某投诉后,经排查,公司保单在销售和承保过程的各个环节,未发现存在问题。请示上级公司后称,需要陈某提供本人在购买保险期间患有
2022-04-08
案情简介监管机构在“亮剑行动”专项检查中发现,某人身保险公司在电话销售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违规行为:一是夸大保险责任;二是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三是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四是违规销售万能保险产品。针对上...
2020-05-22
案情简介有保险消费者向银保监会某派出机构投诉,反映某汽车修理厂利用投保车辆制造假赔案,并使用其身份证私自开设银行账户,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经查,该修理厂在投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两次编造被保险车辆虚假出险信息,向某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报...
2020-05-22
案情简介银保监会某派出机构接到保险消费者投诉,反映某人身保险中心支公司在向其销售过程中涉嫌违规。经查,发现该中心支公司在向该消费者销售某分红型人身保险时存在以下行为:一是销售人员郭某在电话中称该保险的满期利益约为40多万并称即将停售,与产品...
2020-05-22
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对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良莠不齐,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伪私募”隐藏其中,假借私募基金名义,行非法集资之实,具较强欺骗性和隐蔽性,如果投资者警惕性不够,极易掉入此类陷阱。
2022-04-08
为帮助投资者强化风险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从12386热线投资者诉求中选取了部分典型事项,通过案例形式讲解相关知识,提示投资者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与自身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理性参与投资。
2022-04-08
作为备受市场关注的热点题材之一,“高送转”经常受到中小投资者的追捧。有的.上市公司选择在半年报、年报披露之前"慷慨”公告“10送20”,, 甚至“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借此大幅拉升股价,"撩拨"投资者的神经,把“高送转”异化成炒作题材或者谋取私利的工具。
2020-05-25
根据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坚决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功能,在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指导下,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梳理近年来发行人、中介机构因造假、欺诈等恶劣行为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政处罚典型案例,通过风险警示案例解读,引导投资者看清财务造假的真实面貌,提高财务信息识别能力,自觉远离
2020-05-21
案情简介2020年4月24日下午,王女士接到一自称是其老家某县财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并告知王女士其二胎补助金已通过审批,可以来当地领取。王女士提出路程遥远,可否通过网络转账,对方表示可以办理,但需要通过网络提交申请,于是给其发送了一条短信,...
2020-05-05
案情简介2020年4月16日,刘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称其最近购买的婴儿纸尿裤质量检测不合格,对此表示万分抱歉,将以十倍的价格进行赔偿,并请刘女士关注一个名叫“极速理赔1168”的微信公众号办理退款和理赔。刘女士点击进入公众号后,...
2020-05-05
案情简介2020年4月20日,在校大学生姚女士,在一QQ群看见一条招聘网络兼职的信息。求职心切的姚女士随即添加了对方的QQ号码,对方告诉姚女士兼职的任务就是按照要求进行刷单然后赚取佣金提成,每100元可返利6元。姚女士于是按照对方的要求拍下...
2020-05-04
案情简介2020年3月,邓女士在某交友网站上认识了一名自称某公司高管的王姓男子,双方迅速确立恋爱关系。对方一直表示要跟邓女士结婚,但却以前女友在与其视频聊天过程中遭遇车祸身亡为由,一直拒绝与邓女士视频交流,两人的交往仅限于语音和文字。双方网...
2020-05-04
案情简介4月13日,市民王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北京市通讯管理局“客服”的电话。该“客服”称王某在北京市昌平区某电信营业厅办理了一张电话卡,该号码涉嫌给他人发假药的信息,已经被人举报。王某说自己没有办理过该电话卡。该“客服”说可以帮王某报警,就将...
2020-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