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金融教育基地

银行
保险
证券
防诈骗
典型案例/   信用卡   /案情简介王先生致电A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反映,2022年11月份其去B银行营业网点将名下长期不用的信用卡进行注销,并将该卡的信用额度调到了1元,该行工作人员告知王先生的信用卡内有1000多元溢缴款,暂时无法取出,因此无法注销信用卡,王先生后期便将销卡一事搁置了。今年1月份,王先生再次收到B银行发送的信用卡到期需更换新卡的短信通知,其随即去B银行营业网点办理信用...
2023-02-16
案情简介近日,赵先生因受疫情影响,收入减少,自己名下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均出现逾期,多次与银行协商分期还款未果。于是赵先生向某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某市金调委”)提出调解申请,希望通过某市金调委进行协调。调解过程某市金调委接到赵先生的调解申请后,征询涉案6家机构同意后受理此申请,并指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进行调解。经调查了解到,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赵先生之前工作的公司破产,目前无固定...
2022-12-19
案情简介2022年9月22日宫先生向B银行申请了15万元线上消费贷款,全部取现后一直没有使用,9月26日宫先生申请购买住房一套,在其交纳首付款13万元后,在B银行办理了住房贷款,第二天接到售楼处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宫先生“因违规使用消费贷,当天必须把15万元消费贷款还清”。宫先生接此电话后立即联系B银行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不听任何解释,态度强硬蛮横,断定宫先生首付款来源于消费贷。宫先生遂向12...
2022-12-09
2021年2月,消费者黄某前往A银行网点申领储蓄卡,业务办理期间,A银行柜台服务人员使用黄某的身份证和新申领的银行卡在智能柜台机前打出一张“综合开户业务回单”,并以激活银行卡、办理手机银行为由将黄某的个人资料一并交由同事包某进一步办理。A银行工作人员包某通过其个人手机上传了黄某的身份证正反面,同时录制了一段黄某点头、眨眼、左右转头的视频。黄某离开A银行网点后不久,收到了来自B证券公司的账户注...
2022-04-08
案例简介为了领取残疾人补助金,消费者刘某专门前往L银行为其已成年的聋哑儿子开立个人银行账户。L银行工作人员看过刘某的残疾人证明材料后表示,残疾人证明不能作为缺乏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材料,故刘某不能代为其儿子办理银行开户业务。刘某对L银行的解释表示不满,遂向当地人民银行投诉,要求人民银行帮助协调解决。 处理情况经了解,消费者刘某儿子的残疾证上注明其为“聋哑残疾”,按规定此类开户业务必须由开户申请...
2022-04-08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着金融业务名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的套路贷以及非法集资等问题被高度关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此外,强制捆绑搭售、误导销售、砍头息等“套路”行为也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比如在贷款产品营销中,有息费不透明、虚假宣传、莫名收费等类似“套路贷”行为;在保险营销中,有以“首月0元”“免费保障”等为噱头的误导投保“套路保”行为。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
2022-04-08
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陈某先后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5份保险,累计缴费243860元。陈某的丈夫何某称,陈某患有精神疾病,每月收入为3000元,保险销售人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多次向其妻子推销保险产品,存在诱导购买的行为,涉嫌销售欺诈,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保险公司接到何某投诉后,经排查,公司保单在销售和承保过程的各个环节,未发现存在问题。请示上级公司后称,需要陈某提供本人在购买保险期间患有
2022-04-08
案情简介监管机构在“亮剑行动”专项检查中发现,某人身保险公司在电话销售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违规行为:一是夸大保险责任;二是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三是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四是违规销售万能保险产品。针对上...
2020-05-22
案情简介有保险消费者向银保监会某派出机构投诉,反映某汽车修理厂利用投保车辆制造假赔案,并使用其身份证私自开设银行账户,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经查,该修理厂在投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两次编造被保险车辆虚假出险信息,向某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报...
2020-05-22
案情简介银保监会某派出机构接到保险消费者投诉,反映某人身保险中心支公司在向其销售过程中涉嫌违规。经查,发现该中心支公司在向该消费者销售某分红型人身保险时存在以下行为:一是销售人员郭某在电话中称该保险的满期利益约为40多万并称即将停售,与产品...
2020-05-2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对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良莠不齐,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伪私募”隐藏其中,假借私募基金名义,行非法集资之实,具较强欺骗性和隐蔽性,如果投资者警惕性不够,极易掉入此类陷阱。
2022-04-08
为帮助投资者强化风险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从12386热线投资者诉求中选取了部分典型事项,通过案例形式讲解相关知识,提示投资者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与自身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理性参与投资。
2022-04-08
作为备受市场关注的热点题材之一,“高送转”经常受到中小投资者的追捧。有的.上市公司选择在半年报、年报披露之前"慷慨”公告“10送20”,, 甚至“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借此大幅拉升股价,"撩拨"投资者的神经,把“高送转”异化成炒作题材或者谋取私利的工具。
2020-05-2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出除强制性信息披露外,上市公司还可以自愿性信息披露。
2020-05-21
根据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坚决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功能,在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指导下,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梳理近年来发行人、中介机构因造假、欺诈等恶劣行为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政处罚典型案例,通过风险警示案例解读,引导投资者看清财务造假的真实面貌,提高财务信息识别能力,自觉远离
2020-05-2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网络物流节这种快递千万不要收这天,小王接到了一个电话......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恶作剧,这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不法分子通过非法的渠道,获取大量公民的个人信息,将一些假冒伪劣、价值低廉的物品利用快递公司货到付款的运送方式,随机寄出并收取费用,有的受害者忘记自己是否购买过货到付款的商品,有的受害者则以为是亲友寄给自己的快递,没有过多思考就付款收货,直到打开快递发现是一些几元到十几元的廉...
2022-05-07
如果有陌生人给你打电话,并提到腾讯视频会议、共享屏幕等字眼,你要当心了,这很可能是诈骗。
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腾讯会议的视频会议、共享屏幕等功能实施诈骗。
2022-04-08
2022年3月9日,杭州市顺丰速运中转场有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国内多地检测发现部分货品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全国多省紧急追查涉疫快递。
与此同时,诡计多端的骗子也没有放过这一机会,借此时机用新型骗局进行诈骗。
2022-04-08
     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为了实现财富增值,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投资理财的队伍中。      但是一些机构和不法分子打着“健康养老”的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对老年人造成重大的财产与精神损害。日照金融教育基地提醒广大老年人和家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针对老年人的“金融陷阱”吧!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机...
2021-07-13
国家反诈中心提高防范意识守护金融信息安全日照金融教育基地,与您共同行动!
2021-06-23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消费者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等功能6月14日收录于话题一骗两骗三四骗,五骗六骗七八骗。九骗十骗骗子巧,误入骗局钱包陷。近年来,骗子手法层出不穷,为了达到诈骗目的,更是不断“创新”新花样,让很多...
2021-06-14
rzyhjrjyjd@163.com
———————————————————————————————————————————————————————————————————————————————————————————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节假日接受预约
联系电话:0633-8998315
山东省日照市海曲中路11号